蒲桃(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蒲桃(学名:Syzygium jambos (L.) Alston)是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 ,又名水蒲桃、香果、响鼓、风鼓 。蒲桃为乔木植物,株高10米,主干极短,广分枝;小枝圆形;叶革质,披针形或长圆形,先端长渐尖,基部阔楔形,叶面多透明细小腺点,侧脉在下面明显突起,网脉明显;叶柄长6-8毫米;聚伞花序顶生,花白色,花瓣分离,阔卵形;果实球形,果皮肉质,成熟时黄色,有油腺点;种子1-2颗,多胚。花期3-4月,果期5-6月 。
蒲桃产于中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华南常见野生,在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分布 。蒲桃可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栽培,年均温20℃左右可开花结果,但以较高温度为好 。蒲桃喜光、喜高温多湿的气候;抗风力较强,喜水湿,主要生长于生于海拔600-1500m的路旁、荒山、河边及河谷湿地 ;稍耐寒,-17℃也未见冻害发生。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强,干燥,瘦瘠的浅沙土均可生长,但以湿润、肥沃的土壤为佳 。
蒲桃树冠开阔,叶色浓绿,花期绿叶白花,素洁淡雅,适宜种植在湖边、草坪绿地等作为风景树和绿荫树 。蒲桃树木生长快,木材坚硬,其心材红褐色,坚实致密,可作高级家具和工艺用材 。蒲桃叶、根皮和果实均可入药。蒲桃叶主治清热解毒、口舌生疮,疮疡,痘疮;蒲桃果皮可暖胃健脾,补肺止嗽,破血消肿,主治胃寒呃逆,脾虚泄泻,久痢,肺虚寒嗽,疽瘤;蒲桃种子健脾止泻,主治脾虚泄泻,久痢,糖尿病;蒲桃根皮可治痢疾,腹泻,刀伤出血 。
想要了解更多“蒲桃(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的信息,请点击:蒲桃(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