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客家语

客家语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客家语

客家语,简称客语,是汉藏语系下汉语族内一种声调语言,是汉族客家民系的共同语言和进行身份辩识的工具之一,国际语言代码:ISO 639-3 hak,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

客家语在非正式场合又被称为客家话,按不同口音可分为梅州话、惠阳话、惠州话、河源话、赣南话、汀州话、韶关话、英德话 、深圳话 等。部分地区还称土广东话、水源音、涯话、新民话、麻介话、怀远话等。语言学术研究中,以梅州话为代表,现实中惠阳话影响较大;台湾省以四县腔为代表。

客语是中国台湾的官方语言之一(法定公事语言)、苏里南共和国的法定语言之一。曾是兰芳共和国境内主要流通语言之一;曾是太平天国的“国语”,广泛用于官方文书中。

客语主要分布于广东的梅州、惠州、深圳、河源、韶关;江西的赣州;福建的龙岩;以及台湾省的新竹、苗栗、桃园等地;范围主要包括粤东、粤北、赣南、闽西和珠江口东岸等地区,并被广泛用于中国南方1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 200多个县市及海外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美洲等80余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约有6500万人使用客语。

客语被称为“唐宋中原古汉语的活化石”,也是客家文化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客家话中有不少唐宋时期的书面用语,并保留了大量唐宋时期的古汉语音韵,也保留了中原地区的许多古汉语词语与常用词一些词语的发音特征。 客家话在维护祖国统一、沟通海外华人华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国家先后设立与客方言直接相关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专门保护。

想要了解更多“客家语”的信息,请点击:客家语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