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操论(1759年亚当·斯密创作的伦理学著作)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道德情操论》(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是英国思想家亚当·斯密创作的伦理学著作,为其道德哲学体系的奠基性著作。1759年出版,后又不断修改,达六次之多。
《道德情操论》共分七部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 在该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强调的美德是合宜,目的是使情感受到适当的引导和治理,合宜有度,从而增进整体的繁荣。 《道德情操论》对促进人类福利这社会命题起到了基本的作用,建立了西方市场经济制度的伦理道德基础。
该书是情感伦理学的早期代表作,对现代西方情感主义伦理学有重要影响。 在经济学方面,书中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概念,也为《国富论》中产生的“理性经济人”假说奠下了基础。
想要了解更多“道德情操论(1759年亚当·斯密创作的伦理学著作)”的信息,请点击:道德情操论(1759年亚当·斯密创作的伦理学著作)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