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伦造纸(历史事件)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蔡伦造纸,是指蔡伦在东汉京师洛阳任尚方令期间,经常到洛阳近郊(今洛阳偃师区缑氏镇附近)收集制作材料,虚心听取建议,经过反复试验,创造了以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为原料的造纸术。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皆不便于人。 于是,东汉永元十四年(102年),汉和帝的皇后邓绥下令郡国进献纸墨 ,为蔡伦造纸提供了物质条件。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成功改进造纸术,并上奏朝廷,从此天下无不使用,称之为“蔡侯纸”。
蔡伦改进造纸术后,造纸术就从都城洛阳向其他地区传播。蔡伦被封为“龙亭侯”时,也把造纸术带到龙亭县(今陕西洋县)。东汉末年,较有名气的“左伯纸”,是在“蔡侯纸”的基础上提升而来的。公元7世纪造纸术传入日本,公元8世纪造纸术传到欧洲各国,造纸术的广泛传播,对人类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重大作用。
想要了解更多“蔡伦造纸(历史事件)”的信息,请点击:蔡伦造纸(历史事件)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