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鸟(恐鸟科已灭绝动物)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恐鸟是鸵形目恐鸟科鸟类。 腹部羽毛黄色,其他部位为黄黑色相间。身躯肥大,上肢退化,下肢粗短;脖子覆有羽毛,且较短;有3根脚趾。 1843年被欧文命名为恐鸟,意为使人惊恐的大鸟。
恐鸟栖息于新西兰南部岛屿的原始低地和海岸边林区草地。以夫妻为单位生活,每对均有领地。不能飞行,奔跑速度较鸵鸟慢。 以浆果、草籽和根茎为食,有时也采食一些昆虫。 每次繁殖只产1枚卵,不筑巢,将卵产在地面凹处。卵长约250毫米,宽约180毫米。
恐鸟是地球上最大的鸟类之一。13世纪人类到达新西兰以后,开始衰亡; 18世纪中期,被欧洲移民大量捕食;到18世纪后期,越来越难被人们捕捉到;1800年是人们能抓到的最后一年。 新西兰北岛种群于17世纪灭绝,南岛种群于1850年灭绝。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根据形态学和DNA研究证明,其与马达加斯加象鸟、美洲驼鸟、非洲鸵鸟及澳洲鸸鹋等大型走禽同源。
想要了解更多“恐鸟(恐鸟科已灭绝动物)”的信息,请点击:恐鸟(恐鸟科已灭绝动物)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