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宇文恺

宇文恺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宇文恺

宇文恺(555年-612年11月6日 ),字安乐,号名父公子。朔方夏州(治今陕西省靖边县北)人 ,一说代郡武川县(今内蒙古武川县)人 。中国北周至隋朝官员、城市规划和建筑工程专家。

宇文恺出身于鲜卑武将功臣世家,自幼博览群书,有巧思,精熟历代典章制度和多种工艺技能。北周末年,累官至上开府、匠师中大夫,袭封祖爵安平郡公。隋朝建立后,躲过政治清洗,并负责规划和兴建隋首都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及其宫殿衙署;又开凿广通渠,决渭水达黄河,以通漕运;置梁公堰,分黄河水入通济渠。此外,他还主持修建了隋朝的宗庙、离宫仁寿宫、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陵墓,以及观风行殿、显仁宫、隋长城等大型工役。自匠作少监、匠作大匠迁升至工部尚书,深受隋文帝、隋炀帝宠遇。大业八年(612年),宇文恺随炀帝出征高句丽,战后进位金紫光禄大夫。同年去世,享年五十七岁。获赐谥号“康”。

宇文恺作为中国第二次大一统帝国隋时的工官,适逢大兴土木、制度重建的时代,进行了大量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实践,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卓越的规划和建筑才能,规划设计了当时最重要的城市和建筑,并且述古创新、论著甚丰,对当时和后世的城市规划和建筑理论产生重大影响。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筑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伟大人物。撰有《东都图记》《明堂图议》《释疑》《东宫典记》等著作,多已散佚。

想要了解更多“宇文恺”的信息,请点击:宇文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