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鹳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秃鹳,是鹳形目鹳科秃鹳属留鸟, 又称东方副官鹳。成鸟头、颈几乎裸露,具稀疏的褐灰色细毛;背部、翅和尾羽黑色,闪绿色金属光泽;较大的次级覆羽近端具铜绿色斑点和细密的带班;最长的肩羽和最内侧次级飞羽具宽阔的白色羽缘,翅下覆羽黑色;下体余部白色,尾下覆羽较长且多呈绒羽状;幼鸟的头、颈裸出部多被毛;上体羽毛少金属光泽;虹膜白色,嘴暗黄;头顶裸皮绿色,脸和颈黄色,腿和脚褐色或黑色; 雄鸟明显比雌鸟高大而笨重。
秃鹳分布于中国南方,东南亚、印度及大巽他群岛亦有分布。 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山地平原和低山多沼泽的森林地带,常在湖边、水塘、水淹平原、沼泽、干旱河床、林中水塘与溪流以及水田中活动,有时也出现在海岸红树林、草地和退潮后的泥泞平坦地上。 常结群生活,以各种动物尸体,大型昆虫、鱼、鼠、鸟等为食。通常在11月至翌年1月繁殖,雌雄鸟用杂草、细树枝等在高大的树上营巢,每窝产卵2-4枚,雌雄鸟轮流孵化和育雏,孵化期30-38天,雏鸟1个月后离巢独立生活。
秃鹳喜欢吃动物的尸骸,这不仅清洁了草原,还减少了细菌的滋生和病毒的传播,因此它们又被称作“草原上的清道夫”。 由于秃鹳分布区域狭小,数量稀少,目前处于全球濒危状态, 2000年8月1日,中国林业局发布已将秃鹳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现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 )二级。
想要了解更多“秃鹳”的信息,请点击:秃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