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有限效果论

有限效果论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有限效果论

有限效果论是美国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一种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是对早期“皮下注射理论”或“魔弹论”的否定。主要观点是: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是有限的。传播不是单方面的行为,受众也非被动、孤立的个体,每个人都与社会网络中的其他人发生联系,并相互影响。受众个人间存在着诸如种族、教育程度、宗教信仰、收入、性别等差异,他们会依据自己的需要、态度和价值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和解释。几项有代表性的研究是美国实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1942年在军队中的研究;美国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及其同事1944年对选举运动的研究;美国传播学家约瑟夫·克拉珀1960年在其《大众传播的效果》一书中,对“传播流”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认为传播是通过受众的倾向性、选择性、团体规范等中介因素而起作用的。40年代至60年代,该理论在大众传播效果研究中占主导地位。

想要了解更多“有限效果论”的信息,请点击:有限效果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