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育种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或高空气球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1987年,中国首次将水稻、辣椒等农作物种子送上天 。截止到2020年9月,我国先后30多次利用返回式卫星、神舟飞船、天宫空间实验室和其他返回式航天器搭载植物种子,已在千余种植物中培育出700余个航天育种新品系、新品种。累计种植面积1.5亿亩,产业化推广创造经济效益2000亿元以上。除粮食、蔬菜、水果、油料等农作物品种外,还创制出林草花卉、中草药新品种和制药、酿酒等微生物新菌种。
2022年5月19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公布了神舟十二号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航天育种实验项目清单。据介绍,在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历次飞行任务中,均安排了航天育种实验项目,并通过神舟十二号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带回88家单位上千件(份)作物种子、微生物菌种等航天育种材料。
2024年5月消息,15000粒太空马铃薯种子在内蒙古商都县试验田开展试验种植,标志着经过太空之旅的实生籽已进入大田鉴定评价阶段。
想要了解更多“太空育种”的信息,请点击:太空育种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