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荣十六耻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十六荣十六耻”的由来,2007年5月中旬,海宁团市委在教育系统、社区、企业、行政村和机关里广泛开展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座谈会,全市100余名团干部、工人、农民、教师、学生等各界青年代表围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展开了一场精彩“对话”。
座谈会上,大家纷纷表示,社会主义荣辱观内涵丰富、荣辱相对、旗帜鲜明、掷地有声,是纠正当前不良社会风气的一针“清醒剂”。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重点对象是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和青少年。广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教育效果必将事半功倍。而对于青少年来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更显得重要和紧迫,因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兴衰和发展。
作为一名学生代表,来自海宁高级中学的沈琰带来了青少年的心声。他说,荣辱观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提炼与升华,青少年荣辱观的树立需要整个社会的“言传”和“身教”。“八荣八耻”是一个学好做人的问题。要做好人,首先要从日常生活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在行为规范上严格要求自己,以小见大。例如爱祖国,首先要从爱学校、爱班级做起;辛勤劳动,就要从勤奋学习做起;诚实守信,就要从端正考风考纪做起。此外,实验小学等学校还以“八荣八耻”为导向,制定了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十六荣耻观”,将荣辱观融入小学生日常生活,寓教于乐、浅显易懂。
想要了解更多“十六荣十六耻”的信息,请点击:十六荣十六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