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共同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是客家人聚集地长期形成的独特风格的文化。 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客家方言、客家民俗、客家民居、客家山歌、戏剧、客家流行音乐、客家谚语、客家童谣、客家民歌、客家人物、客家山水、客家诗文、客家历史、客家饮食、客家家规族训、客家武术、客家名人事迹、海内外客家分布等多方面 。
客家文化是客家族群认同的纽带 ,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家文化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 ,源自中原汉人南迁时自身所保留的唐宋时期的华夏文化和中原文化。 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崇尚华夏正统文化,诗礼传家;另一方面,又善于从当地少数民族中汲取养分,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 客家文化的基本特质是儒家文化;移民文化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特质。客家学是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
客家文化主要流行于广东的深圳 、梅州 、惠州 、河源 、韶关 ;福建的龙岩 、三明 ;江西的赣州 ,广西的贺州 等地及国内外其他客家人聚居地。 范围主要包括赣江、 汀江、梅江、东江和北江流域的赣南、闽西、粤东、粤北和珠江口东岸的客家大本营,还有遍布于湘滇陕黔浙琼等省的散点客家居住地 。
客家人遍布中国的广东、福建、江西、广西、四川、台湾等省份,甚至远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老挝、柬埔寨、加拿大、美国、日本、澳洲、新加坡、泰国等地,分布广泛,影响深远。至2017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已有3个 。
想要了解更多“客家文化”的信息,请点击:客家文化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