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杨增新(清末民初的政治人物,新疆军阀)

杨增新(清末民初的政治人物,新疆军阀)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杨增新(清末民初的政治人物,新疆军阀)

杨增新(1864年—1928年),字鼎臣。云南蒙自人。祖籍江苏上元。 清末民初的政治人物,新疆军阀。

在光绪十四年(1888年),杨增新中举,次年中进士, 署甘肃中卫知县、河州知府。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调任新疆陆军学堂总办,后任阿克苏任道台。宣统三年(1911年),升任镇迪道兼提法使。民国元年(1912年)3月,任新疆都督。民国五年(1916年),杨增新颁布《训令各县开垦荒地安插游民文》。 民国十七年(1928年),杨增新通电易帜,拥护南京国民政府,并就任新疆省主席;同年7月,杨增新在俄文法政专门学校的毕业生庆贺宴上,被军务厅长樊耀南刺杀。

杨增新一生经历了晚清与民国时期, 在光绪年间判断过不少疑难案件,政绩显著。在河州(今银川地区)知州任中,力主招抚,鼓励垦殖,减免丁粮,开办书院,注重教育。 杨增新任新疆都督后,与革命党人和谈,提出“不分畛域,引用伊犁人才”。在中原军阀混战期间,采取强硬措施,一不参加军阀混战,二不参与内地政事。在省城设理财所,各县设主计员。在莎车、阿克苏等地开渠引水。派人上外地学习工艺,开办工厂,发展民族工业。 杨增新著有《补过斋文牍》《补过斋日记》《读易学记》。

想要了解更多“杨增新(清末民初的政治人物,新疆军阀)”的信息,请点击:杨增新(清末民初的政治人物,新疆军阀)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