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蜈蚣(昆虫龙虱的幼虫)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水蜈蚣,是鞘翅目龙虱科龙虱等昆虫的幼虫, 又名“水夹子”。体形长圆柱形,头部略圆,两侧各有黑色单眼六个,触角四节,躯干十一节,前三节两侧有毛,末端具有尾叉两条,幼虫最初呈灰白色,之后蜕皮体色转淡,成长的幼体约三厘米长。因其具一对钳形大颚,似蜈蚣的毒螯,故名。
水娱蚣一般在夏末秋初离开水体到岸边或垃圾边成蛹,蛹多在石头下、石缝、草丛处或垃圾堆中,用大颚夹取土粒围绕蛹体形成小圆丘,或钻入泥土几十厘米深处。水蜈蚣主食昆虫幼虫、蝌蚪、小鱼等活动类动物。 水蜈蚣大量出现在每年5-6月。
水娱蚣凶残贪食,遇到同类相互残食,一夜之间可咬死鱼苗十几尾,对鱼苗等水生动物危害颇大。可用生石灰清塘;进水口包扎麻布过滤水池;或用西维因粉剂全池泼洒等方法防治水娱蚣。 水娱蚣有趋光性,见到灯光常成群集于灯架下,也可在池中点盏煤油灯,使其触到煤油窒息而亡。
想要了解更多“水蜈蚣(昆虫龙虱的幼虫)”的信息,请点击:水蜈蚣(昆虫龙虱的幼虫)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