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船蛆

船蛆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船蛆

船蛆,是海螂目船蛆科船蛆属软体动物, 又名凿船贝、凿船虫、船食虫。 壳长3.5—4.0毫米,只包被壳体最前端,前后端大开口,外露的软体部呈蠕虫状;两壳膨大,合抱时近球形;壳质薄脆;壳表呈白色,分前中后三区,前区短小,呈三角形,具10—30条细刻纹;中区高大;后区有环状生长线;铰合部无齿和韧带,仅在顶部及腹面有一交接突起,壳内柱细长。

船蛆是破坏海洋中的木材建筑物的专家,木桩、木质建筑的堤岸、码头等都是它的破坏对象。自古以来,航海学家就深知船蛆的危害。哥伦布在第四次远航中,就是因为船蛆的破坏、船只损失惨重。历史上船蛆为害最惨重的要数1730年荷兰堤岸的毁坏。 从此,开始重视对船蛆研究。

船蛆分布很广,整个欧洲沿海,挪威,英国以至地中海,黑海,美国的东西两岸,秘魯,智利,日本, 在中国见于东部及南部沿海地区。 多栖息在船只等水下物体的木材当中,穴居生活。 食纤维。 繁殖能力极强,成熟的船蛆一次能产几十万、上百万粒卵。卵在海水中受精,孵化出的幼虫在海水中随波逐流。一旦遇到木船等含木质的东西就立即附上去,从此开始其钻木生涯。

船蛆是有名的海洋穿孔动物,不仅能穿凿海中的木船、竹筏及竹架等木质建筑,也能穿凿海滨红树的树干和根部。世界各地(尤其是温带和热带地区)的木质建筑因其蛀生所遭受的损失极大。1933年有人提出用杂酚油防治。中国沿海渔民常用废锅铁钉在船底防止其侵入,或者以火烤船底消灭。

想要了解更多“船蛆”的信息,请点击:船蛆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