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光亚

光亚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光亚

光亚,或称光吞,即象脚鼓,意为长尾巴鼓或短鼓。是傣族重要的民间打击乐器,深受傣家人的喜爱而广泛用于歌舞和傣戏伴奏中。

象脚鼓还受到景颇、佤、傈僳、拉祜、布朗、阿昌和德昂等族人民以及克木人的喜爱,是各族歌舞中不可缺少的乐器。象脚鼓外形似一只精美的高脚酒杯,它是用一整段木材(或几块木料拼粘)制作,通体中空,上端是杯形共鸣体,鼓面蒙皮,鼓皮四周用细牛皮条勒紧,拴系于鼓腔下部,并可调节其张紧度。鼓身外表涂漆,鼓腰和鼓的下半部,雕有装饰图案,有的还在鼓身上系有花绸带和彩球。

在以光亚为主的打击乐队和傣剧乐队中,光亚常作为色彩性节奏乐器使用。傣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演进和生活积累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鼓语,使光亚能够按照人们说话的声音敲击出有节奏的语言,能够表达出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旧时,光亚主要在小乘佛教寺院中敲击,用于宗教法事,只敲不舞。后流传民间,出现了边奏边舞的形式,但也只是奏者单独表演。由于鼓身太重,光亚不单独演奏,常与铠、镣组合在一起,为《孔雀舞》《马鹿舞》《白象舞》《纱巾舞》等各种民间舞蹈伴奏。

想要了解更多“光亚”的信息,请点击:光亚百科